Hi Reader 現在的 AI,就像 80 年代的個人電腦剛開始普及時一樣! 會用和不會用,效率可能差了數十倍。 就像從台北到高雄, 騎機車可以到、開車也能到、搭高鐵更快到, 只是所需時間差異極大。 差別在於——速度越快,成本越高。 但現在學習 AI 幾乎零成本! 許多應用不僅免費、而且大家的起跑點都一樣, 這正是最佳的學習時機。 前陣子我和團隊分享了如何用 AI 提升保險業務的工作效率, 挑選了幾款實用工具,其實不只業務適用, 上班族、學生也一樣能受惠! 我整理了適合的使用情境與工具介紹, 讓你能輕鬆將 AI 融入工作, 有效縮短工作時間,把時間花在更值得的地方~ 套一句廣告詞: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如何把 AI 融入日常工作流程? 先從找出工作中最耗時的環節開始, 對症下藥,才能讓 AI 真正發揮價值。 ❶ 專業知識學習:快速吸收重點不再是夢! 學習一定要花時間, 但 AI 能幫我們快速整理資訊、掌握重點,讓學習更有效率。 📌 NotebookLM(Google推出) 上傳 PDF、簡報或影片文字稿 自動整理重點、生成摘要,並附上引用來源 還能把文字轉成...
8 days ago • 1 min read
Hi Reader 好久不見! 其實這幾週我仍然有持續寫電子報, 寫電子報就是逼自己寫一篇長文的前哨站, 每週固定的產出練習讓自己寫出很多想法。 不過可能因為我用免費電子郵件信箱寄信, 讓信箱誤以為我的電子報是廣告信件, 這一個月的開信率從40多%掉到10%左右, 所以還是花了些費用, 註冊了一個付費的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確保我的信件不會進到垃圾桶。 建議大家可以去垃圾郵件搜尋【獵犬】的信件, 前幾次分享了許多不錯的資訊, 也順便可以讓我驗證信件是否進到垃圾桶,感恩! 分享一下本週的收穫與心得感想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這週某天早上聽電台提到大腸癌治癒率, 零期治癒率100 %, 一期治癒率90幾%, 二期治癒率80 %, 三期治癒率65 %, 四期治癒率不到30%, 結論就是科技進步下, 透過定期檢查,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癌症就沒那麼可怕! 年過40該做的檢查不能少, 尤其自己當老闆的更要把定期健康檢查納入年度計畫裡, 反正現在技術進步都有無痛舒眠可選擇, 聽到不錯的資訊分享上來, 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平安!...
15 days ago • 1 min read
Hi Reader 好久不見,距離上一封電子報已經三週過去了。 為什麼遲遲寫不出來? 其實文章已經寫好了, 是關於「散戶的優勢」 那為什麼電子報沒發出去呢? 因為我竟然忘了備份... 而且這個錯誤竟然犯了兩次... 之前寫電子報的時候, 我通常會在電子報平台上面直接撰寫, 想說平台本身會自動備份, 但是第一次寫的時候人在雲林鄉下, 網路不是很穩定, 寫完當下沒發現沒備份就按了上一頁, 回到家後想再做修改才發現...沒有備份... 接著再重新花了數小時寫了一遍, 心想內容更勝上一次, 結果壞習慣依舊沒改, 寫完後很快地按了上一頁, 結果內容依舊沒儲存, 花了兩次數小時時間撰寫的內容, 因為自己犯了重複的錯誤, 那種無力感、很氣自己的狀態, 讓自己陷在情緒裡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生過類似狀況? 所以電子報拖到現在才來跟大家聊聊近況, 而我現在則是先在iOS的備忘錄中先撰寫好文章, 在轉貼到電子報的平台做修改, 人總是要犯了讓自己懊惱不已的錯誤之後, 才懂得要認真面對自己的過錯。 然後這週還有另外一個收穫就是, 我發現我過去太糾結於電子報的內容, 我希望可以給大家滿滿的乾貨,...
22 days ago • 1 min read
Hi Reader 不知道為何? 這兩週電子報的開信率只有10多%, 猜測信件被歸類為廣告信直接進到垃圾信箱... 前兩週分享寫的內容很讚, 趕快去垃圾信件點閱看一下, 然後這邊要請大家幫我一個忙, 讓我的電子報不要在跑進垃圾信, 幫我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讓我持續為大家分享更多有幫助的訊息 要避免特定寄件人的信件被Gmail誤判為垃圾信,可以採取以下兩種方法: 1. 建立篩選器: 在Gmail中,開啟寄件人的信件,點選右上方的「更多」按鈕,選擇「篩選這類的郵件」。 在「寄件者」欄位輸入該寄件人的信箱地址,並勾選「永不移至垃圾郵件」。 點擊「建立篩選器」即可。 2. 將寄件者加入白名單: 在Gmail中,點選右上角設定,選擇「查看所有設定」。 選擇「篩選器和封鎖的地址」,點擊「建立新篩選器」。 在「寄件者」欄位輸入欲加入白名單的帳號,並勾選「永不移至垃圾郵件」。 點擊「建立篩選器」即可。 3. 將寄件者加入聯絡人名單: 在Gmail的信件內,移動滑鼠到寄件者頭像,點擊右上角的「新增為聯絡人」。 4. 回報為非垃圾信件:...
about 1 month ago • 1 min read
Hi Reader 最近開始了一個新的習慣, 每天盡可能的在10點睡覺, 早上5:30起床, 目前早上5:30起床已經連續六天達成, 雖然只有一半時間在10點上床睡覺, 但其餘也是11點左右就上床, 比起過去沒有12點、甚至凌晨1點2點才會上床的惡習, 目前給自己打一個還算是及格的分數。 雖然時間短還看不出什麼成果, 但我想把這個轉變做個紀錄, 畢竟這個挑戰已經想了很久, 也挑戰了幾次最後都失敗告終, 這次算是維持最久的一次, 有幾個和過去不同的做法, 或許可以幫助到也想挑戰早起的朋友。 1.學會放下 總覺得很多目標還沒完成,總覺得很多事情還沒處理好,總覺得很多知識要學習,於是把自己晚上應該要休息的時間拿來做一些自認為有意義的事情,但其實對目標一點幫助也沒有。 最近告訴自己,先放下,早上再來專心處理,即便是客戶的問題,如果不是電話來詢問,表示沒那麼急明天再回就好。 對於知識,只學習目前能夠吸收的知識,其他超出能力範圍的,就先放掉吧! 2.「我」掌控自己的時間...
about 2 months ago • 1 min read
Hi Reader 要成為主動投資者最主要技能之一, 就是要學會如何對股票估算合理價值, 常見的估值法有本益比(P/E)、本淨比(P/B)、股價營收比(P/S)PEG估值、現金流量折現法(DCF)等。 今天介紹的其中一個估值方法—現金流量折現法(DCF) 巴菲特曾說過:「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就是該企業在其未來所能產生的自由現金流量折現後的總和。」 而這個估值方法就是現金流量折現法(DCF)。 這個方法跟本益比估值方法最大的不同在於, 本益比估值往往只參考未來一年至三年的數據, 而現金流量折現法則是用一個保守的年複合成長率, 將企業未來10年的獲利,透過折現計算出今日的價值。 由於企業今年賺到的100萬與10年後賺到的100萬,兩者價值並不相同,所以必須透過折現來換算至今日的價值。 我參考了優分析網站的現金流量折現法,並設計了一個計算機放在網站上供大家免費使用。 連結在此 這是一個兩階段的DCF計算機, 以下教學並舉例說明如何使用, 若有一家企業, CEO跟研究機構都看好未來5年獲利至少有雙位數成長率, 就先預估這個成長率為10%!...
2 months ago • 1 min read
Hi Reader 經歷了兩週後的沉澱, 總算比較能夠靜心的寫下關稅發佈當週發生的事, 希望能夠透過這次事件謹惕自己不要再犯一樣的錯。 在4/3川普宣布對台灣的高額關税32%之下, 美股應聲大跌兩天! 當時還在清明連假台股尚未開盤。 而台股在4/7開盤崩跌了2065點直接跌停鎖住, 一開盤即收盤! 有超過千家企業在當天股價開盤即鎖在跌停, 金管會也緊急發布限空令等三大救市措施, 1.放寬擔保品彈性,增加投資人週轉空間。 2.調降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由前30天平均成交量的30%降為3%。 3.最低融券保證金成數由90%,調整為130%。 依舊止不住走勢,連續跌了三天。 在4/9關稅似乎沒有轉圜餘地, 手上持股開盤即跌停收盤, 完全沒預料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很多股票無量跌停鎖住, 投資人想賣也根本賣不掉。 短短三天時間, 帳上虧損超過超過7位數! 預計在4/10一早直接全數認賠出清持股, 否則將一夕破產兼負債! 沒想到,劇情又來個大逆轉! 川普竟在台灣4/10凌晨公布關稅延後90天! 4/10開盤幾乎檔檔漲停! 這樣高度波動之下, 非常多人在這一波受了重傷!...
3 months ago • 1 min read
Hi Reader 相信這次連假,手上有投資股票部位的人都提心吊膽! 川普祭出對等關稅政策,台灣預計要課徵32%關稅! 而清明連假台股休市期間有交易的富時台灣指數(富台指)期貨, 在川普公布對等關稅後至今凌晨夜盤交易結束計算共計重挫9.1%, 等同台股在下周一開盤要重挫1960點,指數直接跳水回測19000點。 因應股市大幅下跌,金管會緊急發布限空令今宣布三大應變措施 透過限空令來降低股市下跌的力道! 那麼在過去實施限空令過後台股的表現如何? 我們可以從下方新聞整理的表格看出, 除分金融海嘯2008年短期表現較差之外, 限空令一年過後上漲機率與平均報酬都是令人滿意! 但在這個前提是,你還有資金可以加碼嗎? 如果滿倉的狀態下,短期股市大跌,要讓整體資產回復到原本水位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我們從以下表格來觀察, 若股票資產100萬,不幸下跌20%,變成80萬,後續必須要漲25%才能回到原本的100萬。 如果大跌50%,資產剩下50萬,必續要漲100%才能回到原本的100萬資產。 所以資金的控管在股市大跌時刻顯得非常重要! 才能在股市大跌時撿便宜, 降低自己持股成本,...
3 months ago • 1 min read
Hi Reader 3/28週五加權指數下跌了348點, 週五晚上的台股夜盤繼續下跌458點, 這使得週一台股指數肯定開低, 但股市會跌到哪裡? 沒人知道! 為了風險控管, 自己也停損了一些部位, 將資金挪出總部位約30%的現金, 等待這波跌勢趨穩之後才考慮重新佈局。 這次下跌到底是因為關稅的不確定性? 還是後面有更可怕的故事還沒報出來? 我也不知道。 不過按照歷史數據, 有個資訊可以提供給長期投資者參考, 我們先看看過往幾次股災的數據。 資料來源:玩股網 從上圖可以看到從2000年到2022年總共有七次跌幅超過20%的股災, 從開始下跌至谷底反彈最短3個月最長將近20個月, 也就是每一次的股災時間長短不一, 沒有人可以預測! 不過,有沒有什麼指標可以看出目前股市是否在相對低點? 我透過優分析系統抓出從2011-2022五次股災的數據, 透過席勒本益比的標準差來觀察, (延伸閱讀:何謂席勒本益比?) 可以得知大盤平均本益比為21.59倍, 標準差-1為18.55倍, 標準差-2為15.51倍,...
3 months ago • 1 min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