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Reader 讓自己更幸運的方法 這週,同事分享了一支影片, 內容是在談如何讓自己更幸運。 影片來自史丹佛大學工程學院教授 Tina Seelig 的 TED 演講, 她是《真希望我 20 歲就懂的事》的作者, 專門教創意與創業的課程。 這本書我很早以前就看過, 裡面有很多啟發性的案例, 不過那時年紀還小, 現在回頭再看, 應該會有更多體會。 回到主題, Tina 在影片中提到三個讓自己更幸運的方法, 我覺得非常受用,想分享給你。 1.冒點險,跳脫舒適圈 Tina 平時搭飛機都習慣休息睡覺, 有次她決定試試跳脫舒適圈, 主動和隔壁的乘客聊天。 沒想到對方是一家出版社的主管, 聊到出版話題時, 她鼓起勇氣說出自己想出書的計畫, 甚至直接拿手機裡的書稿給對方看。 雖然第一次被拒絕,但Tina後來仍邀請對方來課堂上演講。過了幾個月後,Tina主動發了學生的創業影片,出版社主管在看到後非常感興趣,想為學生的創業項目出版內容,於是邀請她共進午餐,並主動詢問她是否還在寫書。 結果,就是這本全球賣出近百萬冊的《真希望我 20 歲就懂的事》。 這件事讓我印象很深:...
11 days ago • 1 min read
Hi Reader 本週啟發 這週看到一位投資前輩分享的限時動態, 上面提到他剛上大學時因為學貸, 害他每次到銀行就會產生莫名焦慮, 現在因為有了些資產, 去銀行是為了做些理財投資, 讓他有感而發地說: 「養小孩真的需要資源充足,小孩的身心靈才會富足,而不是為了金錢焦慮。」 底下還下了一個標語說到: 「吃苦會越苦,富足才會越富足,這才是真相。」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 金錢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 它絕對能夠解決生活上超過80%以上的事情, 但到底要多有錢才會感到富足? 我想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但如果只用金錢來衡量, 很容易陷入一個匱乏的陷阱。 因為人性總是會互相比較, 你有錢,但永遠有人比你更有錢! 所以要學會在有限的資源下, 也能過得身心靈都富足, 是一個蠻值得思考與投入的事。 小孩可以富養也可以窮養, 但要讓小孩有富足感, 父母自己先要感到富足, 雖不覺得自己已經達到那個境界, 常常還是會對於金錢感到焦慮, 不過更多的是對於生活的滿足, 對於發生在身旁的人事物充滿感激, 這些都會讓我感到幸福! 富足感就會油然而生!...
25 days ago • 1 min read
Hi Reader 上個月聽了一位業務經理的分享, 他希望有一天, 可以透過旅遊平安險達成年年MDRT與IDA獎項, 發揮保險的意義與價值, 成爲一位像醫生一樣的財務顧問, 客戶會主動來諮詢與購買保險。 這點與我當初進保險業想法一樣, 只是目前我距離這個里程碑還很遙遠, 我思考了我們之間的差異, 明白有幾點還需要努力的地方。 專注一項商品 該經理專注在旅遊平安險, 他說因爲金額小而且複雜, 所以大部分業務員不會花時間去專注在這保險商品上, 他希望可以做到極致, 做到想到旅遊平安險就想到他的名字, 這一點讓我很佩服! 也讓我想到個人品牌專家的論點, 「個人品牌要有一個獨特賣點」, 你必須從你的熱情與擅長的事物中找尋。 我花了一段時間思考, 我認為自己的獨特賣點就是「汽車保險」, 我和太太在富邦已獲得百車會員的殊榮, 目前已經深耕近200台車險, 但仍未讓客戶覺得「 我 = 汽車保險 」, 這讓我反思,我可以再多做些什麼? 由於車險是每個家庭中, 因為通勤而讓自己每天暴露在高度的風險之中, 一不小心就讓風險造成對家庭經濟無可彌補的傷害。 而這樣的風險意識,...
about 1 month ago • 1 min read
Hi Reader 過去擔任工程師時,曾參加一場由前輩發起的讀書會,我們閱讀的書籍是《重構——改善既有程式的設計》。因為記憶體的容量有限,不可能無限制擴充,所以在開發過程中,厲害的工程師總能用最簡潔的程式碼,達成預期效果。但現實是:幾乎沒有人能一步到位寫出完美的精簡程式。 而且大型專案通常是多位工程師共同撰寫,每個人思維與功力不同,產出的程式碼自然也風格迥異。總是需要「反覆修改、替換、提升可讀性」, 才能讓程式碼更為精簡,塞進去有限的記憶體當中來節省成本。 而這一連串精煉過程, 就是整本書所強調的核心:重構(Refactoring)。 然而,這個重構概念,卻在多年之後對生活與工作起了些作用。 最近閱讀《反時間管理》,我發現許多觀念其實與「重構」不謀而合。 我們常常在有限的時間裡,努力把所有事情塞進日程,彷彿越滿代表越有效率。但人畢竟不是機器,總會被情緒影響,長期下來只會讓人感到疲累、不開心。 《反時間管理》教我們如何「讓時間變多」,能夠讓我們好好陪伴家人,有時間做更多更有意義的事,而不是一昧地把行程塞滿,...
about 1 month ago • 1 min read
Hi Reader ▋電子報點閱率回溫,小插曲讓我學到寶貴一課 上週的電子報點閱率終於回到正常水準,大約是 57%,讓我鬆了一口氣。 原來,前陣子因為使用 Gmail 信箱寄信,在某次電子報中送出一個福利給大家,結果被 Gmail 認定為「促銷廣告」信件。從那週開始,點閱率直接跌到谷底,只剩下 11~13%,說真的,花很多時間寫文章卻沒能讓更多人看見,心裡真的有點小失落。 好在很快找出問題,當機立斷花了一筆錢註冊專屬網域的 email 信箱,狀況就順利改善了! 如果你是上週第一次收到我的電子報,建議可以去垃圾信件搜尋「獵犬」,前幾封精彩內容應該還躺在那裡等你打撈出來~ ▋財富自由,靠本業收入還是投資收入? 關於「財富自由」這件事,應該大家都很感興趣。 這幾年因為 ETF 熱潮,讓越來越多人踏入投資領域,社群上也開始充滿「財務自由」的討論聲浪。 但到底要靠本業收入,還是投資收入,哪一個比較容易實現財務自由? 我的看法是 ── 本業收入才是關鍵!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 本業收入是「正期望值」,你只要願意投入,就幾乎一定會有報酬。...
about 2 months ago • 1 min read
Hi Reader 現在的 AI,就像 80 年代的個人電腦剛開始普及時一樣! 會用和不會用,效率可能差了數十倍。 就像從台北到高雄, 騎機車可以到、開車也能到、搭高鐵更快到, 只是所需時間差異極大。 差別在於——速度越快,成本越高。 但現在學習 AI 幾乎零成本! 許多應用不僅免費、而且大家的起跑點都一樣, 這正是最佳的學習時機。 前陣子我和團隊分享了如何用 AI 提升保險業務的工作效率, 挑選了幾款實用工具,其實不只業務適用, 上班族、學生也一樣能受惠! 我整理了適合的使用情境與工具介紹, 讓你能輕鬆將 AI 融入工作, 有效縮短工作時間,把時間花在更值得的地方~ 套一句廣告詞: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如何把 AI 融入日常工作流程? 先從找出工作中最耗時的環節開始, 對症下藥,才能讓 AI 真正發揮價值。 ❶ 專業知識學習:快速吸收重點不再是夢! 學習一定要花時間, 但 AI 能幫我們快速整理資訊、掌握重點,讓學習更有效率。 📌 NotebookLM(Google推出) 上傳 PDF、簡報或影片文字稿 自動整理重點、生成摘要,並附上引用來源 還能把文字轉成...
about 2 months ago • 1 min read
Hi Reader 好久不見! 其實這幾週我仍然有持續寫電子報, 寫電子報就是逼自己寫一篇長文的前哨站, 每週固定的產出練習讓自己寫出很多想法。 不過可能因為我用免費電子郵件信箱寄信, 讓信箱誤以為我的電子報是廣告信件, 這一個月的開信率從40多%掉到10%左右, 所以還是花了些費用, 註冊了一個付費的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確保我的信件不會進到垃圾桶。 建議大家可以去垃圾郵件搜尋【獵犬】的信件, 前幾次分享了許多不錯的資訊, 也順便可以讓我驗證信件是否進到垃圾桶,感恩! 分享一下本週的收穫與心得感想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這週某天早上聽電台提到大腸癌治癒率, 零期治癒率100 %, 一期治癒率90幾%, 二期治癒率80 %, 三期治癒率65 %, 四期治癒率不到30%, 結論就是科技進步下, 透過定期檢查,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癌症就沒那麼可怕! 年過40該做的檢查不能少, 尤其自己當老闆的更要把定期健康檢查納入年度計畫裡, 反正現在技術進步都有無痛舒眠可選擇, 聽到不錯的資訊分享上來, 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平安!...
about 2 months ago • 1 min read
Hi Reader 好久不見,距離上一封電子報已經三週過去了。 為什麼遲遲寫不出來? 其實文章已經寫好了, 是關於「散戶的優勢」 那為什麼電子報沒發出去呢? 因為我竟然忘了備份... 而且這個錯誤竟然犯了兩次... 之前寫電子報的時候, 我通常會在電子報平台上面直接撰寫, 想說平台本身會自動備份, 但是第一次寫的時候人在雲林鄉下, 網路不是很穩定, 寫完當下沒發現沒備份就按了上一頁, 回到家後想再做修改才發現...沒有備份... 接著再重新花了數小時寫了一遍, 心想內容更勝上一次, 結果壞習慣依舊沒改, 寫完後很快地按了上一頁, 結果內容依舊沒儲存, 花了兩次數小時時間撰寫的內容, 因為自己犯了重複的錯誤, 那種無力感、很氣自己的狀態, 讓自己陷在情緒裡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生過類似狀況? 所以電子報拖到現在才來跟大家聊聊近況, 而我現在則是先在iOS的備忘錄中先撰寫好文章, 在轉貼到電子報的平台做修改, 人總是要犯了讓自己懊惱不已的錯誤之後, 才懂得要認真面對自己的過錯。 然後這週還有另外一個收穫就是, 我發現我過去太糾結於電子報的內容, 我希望可以給大家滿滿的乾貨,...
2 months ago • 1 min read
Hi Reader 不知道為何? 這兩週電子報的開信率只有10多%, 猜測信件被歸類為廣告信直接進到垃圾信箱... 前兩週分享寫的內容很讚, 趕快去垃圾信件點閱看一下, 然後這邊要請大家幫我一個忙, 讓我的電子報不要在跑進垃圾信, 幫我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讓我持續為大家分享更多有幫助的訊息 要避免特定寄件人的信件被Gmail誤判為垃圾信,可以採取以下兩種方法: 1. 建立篩選器: 在Gmail中,開啟寄件人的信件,點選右上方的「更多」按鈕,選擇「篩選這類的郵件」。 在「寄件者」欄位輸入該寄件人的信箱地址,並勾選「永不移至垃圾郵件」。 點擊「建立篩選器」即可。 2. 將寄件者加入白名單: 在Gmail中,點選右上角設定,選擇「查看所有設定」。 選擇「篩選器和封鎖的地址」,點擊「建立新篩選器」。 在「寄件者」欄位輸入欲加入白名單的帳號,並勾選「永不移至垃圾郵件」。 點擊「建立篩選器」即可。 3. 將寄件者加入聯絡人名單: 在Gmail的信件內,移動滑鼠到寄件者頭像,點擊右上角的「新增為聯絡人」。 4. 回報為非垃圾信件:...
3 months ago • 1 min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