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免費訂閱《獵犬投資優化筆記》電子報,以下文章是過往發送的電子報內容!
Hi Reader 讓自己更幸運的方法 這週,同事分享了一支影片, 內容是在談如何讓自己更幸運。 影片來自史丹佛大學工程學院教授 Tina Seelig 的 TED 演講, 她是《真希望我 20 歲就懂的事》的作者, 專門教創意與創業的課程。 這本書我很早以前就看過, 裡面有很多啟發性的案例, 不過那時年紀還小, 現在回頭再看, 應該會有更多體會。 回到主題, Tina 在影片中提到三個讓自己更幸運的方法, 我覺得非常受用,想分享給你。 1.冒點險,跳脫舒適圈 Tina 平時搭飛機都習慣休息睡覺, 有次她決定試試跳脫舒適圈, 主動和隔壁的乘客聊天。 沒想到對方是一家出版社的主管, 聊到出版話題時, 她鼓起勇氣說出自己想出書的計畫, 甚至直接拿手機裡的書稿給對方看。 雖然第一次被拒絕,但Tina後來仍邀請對方來課堂上演講。過了幾個月後,Tina主動發了學生的創業影片,出版社主管在看到後非常感興趣,想為學生的創業項目出版內容,於是邀請她共進午餐,並主動詢問她是否還在寫書。 結果,就是這本全球賣出近百萬冊的《真希望我 20 歲就懂的事》。 這件事讓我印象很深:...
Hi Reader 本週啟發 這週看到一位投資前輩分享的限時動態, 上面提到他剛上大學時因為學貸, 害他每次到銀行就會產生莫名焦慮, 現在因為有了些資產, 去銀行是為了做些理財投資, 讓他有感而發地說: 「養小孩真的需要資源充足,小孩的身心靈才會富足,而不是為了金錢焦慮。」 底下還下了一個標語說到: 「吃苦會越苦,富足才會越富足,這才是真相。」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 金錢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 它絕對能夠解決生活上超過80%以上的事情, 但到底要多有錢才會感到富足? 我想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但如果只用金錢來衡量, 很容易陷入一個匱乏的陷阱。 因為人性總是會互相比較, 你有錢,但永遠有人比你更有錢! 所以要學會在有限的資源下, 也能過得身心靈都富足, 是一個蠻值得思考與投入的事。 小孩可以富養也可以窮養, 但要讓小孩有富足感, 父母自己先要感到富足, 雖不覺得自己已經達到那個境界, 常常還是會對於金錢感到焦慮, 不過更多的是對於生活的滿足, 對於發生在身旁的人事物充滿感激, 這些都會讓我感到幸福! 富足感就會油然而生!...
Hi Reader 上個月聽了一位業務經理的分享, 他希望有一天, 可以透過旅遊平安險達成年年MDRT與IDA獎項, 發揮保險的意義與價值, 成爲一位像醫生一樣的財務顧問, 客戶會主動來諮詢與購買保險。 這點與我當初進保險業想法一樣, 只是目前我距離這個里程碑還很遙遠, 我思考了我們之間的差異, 明白有幾點還需要努力的地方。 專注一項商品 該經理專注在旅遊平安險, 他說因爲金額小而且複雜, 所以大部分業務員不會花時間去專注在這保險商品上, 他希望可以做到極致, 做到想到旅遊平安險就想到他的名字, 這一點讓我很佩服! 也讓我想到個人品牌專家的論點, 「個人品牌要有一個獨特賣點」, 你必須從你的熱情與擅長的事物中找尋。 我花了一段時間思考, 我認為自己的獨特賣點就是「汽車保險」, 我和太太在富邦已獲得百車會員的殊榮, 目前已經深耕近200台車險, 但仍未讓客戶覺得「 我 = 汽車保險 」, 這讓我反思,我可以再多做些什麼? 由於車險是每個家庭中, 因為通勤而讓自己每天暴露在高度的風險之中, 一不小心就讓風險造成對家庭經濟無可彌補的傷害。 而這樣的風險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