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犬】 如何估算股票合理價值?現金流量折現法DCF


Hi Reader

要成為主動投資者最主要技能之一,

就是要學會如何對股票估算合理價值,

常見的估值法有本益比(P/E)、本淨比(P/B)、股價營收比(P/S)PEG估值、現金流量折現法(DCF)等。

今天介紹的其中一個估值方法—現金流量折現法(DCF)

巴菲特曾說過:「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就是該企業在其未來所能產生的自由現金流量折現後的總和。」 而這個估值方法就是現金流量折現法(DCF)。

這個方法跟本益比估值方法最大的不同在於,

本益比估值往往只參考未來一年至三年的數據,

而現金流量折現法則是用一個保守的年複合成長率,


將企業未來10年的獲利,透過折現計算出今日的價值。

由於企業今年賺到的100萬與10年後賺到的100萬,兩者價值並不相同,所以必須透過折現來換算至今日的價值。

我參考了優分析網站的現金流量折現法,並設計了一個計算機放在網站上供大家免費使用。

連結在此


這是一個兩階段的DCF計算機,


以下教學並舉例說明如何使用,

若有一家企業,

CEO跟研究機構都看好未來5年獲利至少有雙位數成長率,

就先預估這個成長率為10%!

正確的成長率可以參考產業的年複合成長率或是券商提供的研究報告中來估算。

在初始EPS輸入前一年度全年EPS,這邊假設10元。

1-5年 EPS 成長率(%)欄位輸入10%,

而6-10年 EPS 成長率(%)欄位要輸入多少呢?


大多數企業要維持長期的高速成長不太容易,

所以我們將未來6-10年用保守的數字估算,

假設為2%就好,

當然這個數字就很主觀,

都可以試著輸入試算看看。

折現率則為企業投資的機會成本,

這裡用大盤平均報酬率10%來填入。

永續成長率又稱為永續價值現值,

由於一家企業不可能無限成長,

甚至不會永續的存在,

所以這個欄位填入相當於通膨率的2%即可。


最後點擊「計算內在價值」,


最下方藍色字體計算出股票內在價值為:177.5元,

則是這家企業透過DCF現金流量折現法所估出的股票價值。


結語


任何估值方法都僅供參考,

不能當作買賣股票的唯一依據,

估值方式可以當成市場共識的一環,

知道越多的共識(找出籌碼、技術分析、基本面投資者共同看法)

那麼股價朝預期方向的機率就會更高,

這是我對估值方法的觀點。

而DCF現金流量折現法不是每一種股票都適合計算,

例如新創公司的獲利尚未穩定甚至難以預估未來獲利,

就不適合使用DCF來估值。

最後,

可以將DCF估值來作為買進股票時的安全邊際,

例如當股價為100元,

而股票的內在價值為130元時,

那麼股票的潛在報酬率就為(130-100)/100*100%=30%,

這時你可以決定股票的潛在報酬率至少要達到多少%?

你才願意將資金投入,

或者在與其他估值方法搭配使用,

進而估算出一個價值區間,

肯定比起靠感覺做投資來的有方向,

有理論數據在背後支撐,

透過估值才能知道目前股價到底貴還是便宜,

希望這個DCF現金流量折現法可以幫助到你。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記得把這篇文章收藏,或是轉發給你認為需要的朋友!

想看更多文章:獵犬的投資優化筆記📒

Have a nice day,

Q:為什麼會收到這封郵件?
A:你曾經在我的網站領取過免費資源或是上過我的課程,也可能是我富邦人壽所服務的客戶,如果未來不想再收到可以點擊Unsubscribe 退訂。


Q:如何讓別人訂閱獵犬的郵件內容
A:請他直接訂閱,就能收到未來的每封信。

獵犬投資優化筆記

歡迎免費訂閱《獵犬投資優化筆記》電子報,以下文章是過往發送的電子報內容!

Read more from 獵犬投資優化筆記

Hi Reader 本週啟發 如何讓自己進步?關鍵在於善用工具 這週帶孩子去兒童新樂園。大太陽下正準備排隊時,太太發現旁邊有自助購票機,完全沒人!用第三方支付買票,省下至少 20 分鐘。 這件小事讓我有感:時間是最重要的資源。只要願意花點時間學新工具,省下來的時間就能成為進步的養分。但為什麼明知道能省時間,很多人卻不願意學?因為學習要付出成本。人性自然傾向「少花腦力就能得到結果」。這也是詐騙集團總能得手的原因——他們太懂人性弱點。所以要進步,有時必須「反人性」。除了看見自己的不足,更要有動力去改變。 以我自己為例:有了二寶後,家中收支幾乎打平。如果不想屈就現在的生活,就必須調整。 家庭生活 洗衣、曬衣、洗碗,以前要 40 分鐘~1 小時。 買了洗脫烘、洗碗機後縮減到 10 分鐘。 下一步考慮安裝水龍頭式飲水機,省去煮水時間。 一步一步優化生活。 工作 AI 就像超人助理,幫我省下大量時間。 例如: 錄音 → 逐字稿 → 重點整理 → 心智圖 簡報大綱 → AI 直接生成 PPT 條款文件 → AI 快速比較差異 在執行「100天汽車保險推廣計劃」時,AI...

Hi Reader 從不平等優勢找出你的「才能地圖」 2023年有部國片叫做「老狐狸」, 戲裡面有個片段讓人印象深刻, 主角小男孩在學校總是被另外一位高大的同學霸凌, 怎麼樣也擺脫不了被欺負的命運。 直到他有天向和他家收租的房東請教, 為什麼你會這麼有錢? 老狐狸在劇中的一段話: 「不知道輸給知道的⋯⋯我們要利用不平等創造不平等,有人說不平等不好,頭殼壞掉,不平等是地圖,清清楚楚幫我們指出贏的方向。跟強的人一起就往上爬,你要跟弱的人混,就會往下掉,懂嗎?」 老狐狸跟小男孩分享「掌握強者的弱點」,這樣就能勝過對方。 小男孩隨後得知,霸凌他的同學的母親在工廠進行不法行為, 於是小男孩用這個祕密威脅霸凌者, 從此之後高大的同學不敢再欺負小男孩。 電影過程雖然有些殘酷,但真實世界不就是如此? 整部戲的核心在闡述「資訊落差造成的不平等就是決勝關鍵」。 不平等優勢創業 有位知識型 YouTuber Ali Abdaal 在他的頻道裡提到「不平等優勢」(Unfair Advantage)這個名詞。 他認為成功的公式,就是由三個元素組成: 「成功 = 努力 + 運氣 + 不平等優勢」...

Hi Reader 讓自己更幸運的方法 這週,同事分享了一支影片, 內容是在談如何讓自己更幸運。 影片來自史丹佛大學工程學院教授 Tina Seelig 的 TED 演講, 她是《真希望我 20 歲就懂的事》的作者, 專門教創意與創業的課程。 這本書我很早以前就看過, 裡面有很多啟發性的案例, 不過那時年紀還小, 現在回頭再看, 應該會有更多體會。 回到主題, Tina 在影片中提到三個讓自己更幸運的方法, 我覺得非常受用,想分享給你。 1.冒點險,跳脫舒適圈 Tina 平時搭飛機都習慣休息睡覺, 有次她決定試試跳脫舒適圈, 主動和隔壁的乘客聊天。 沒想到對方是一家出版社的主管, 聊到出版話題時, 她鼓起勇氣說出自己想出書的計畫, 甚至直接拿手機裡的書稿給對方看。 雖然第一次被拒絕,但Tina後來仍邀請對方來課堂上演講。過了幾個月後,Tina主動發了學生的創業影片,出版社主管在看到後非常感興趣,想為學生的創業項目出版內容,於是邀請她共進午餐,並主動詢問她是否還在寫書。 結果,就是這本全球賣出近百萬冊的《真希望我 20 歲就懂的事》。 這件事讓我印象很深:...